-
殷克敬:针灸治疗急症十大法
殷克敬,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二、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师承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第一批名老中医。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载,现将殷克敬针灸治疗急症的学术思想及代表性病证——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经验总结于兹,以飨同道。 急症针灸抢先机 急症病势凶猛,病情笃重而易于逆变,若不及时火速救治,常危及生命。针灸治疗急症独具特效,常有“…- 0
- 0
- 26
-
古代脉圈的意义和不足
古代的传统性质的脉图,除了具有历史意义以外,现在和将来亦还有其实际意义,示意图虽然不能做为今天对脉象客观化研究乃至推广使用的手段方法,但前人所做的工作亦还是对今后脉学研究和发展能够起到某些启示和影响的。当然,古代脉图由于历史的和其他的各种因素、条件的影响,亦存在某些不足乃至缺点,总结过去亦是有利于将来的。 一、图解 1、图解的意义一是有利于理解掌握脉学理论和技法等;一是做为一种注释脉学经典或重要著…- 0
- 0
- 48
-
后世脉法时代的学术的背景及其影响
从西晋时王叔和著《脉经》开始,脉法就进入了后世脉法时期,一直到今日仍然是在这个时期之中。它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到现代。这段时间亦正是祖国医学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巨大贡献的时期。 脉诊虽然并没有在医学话动中百分之百的参与,例如若干方书就是不言脉的,但在医家的诊疗工作中,脉诊是绝不可少的常规诊查方法,尽管某畦方书不言脉,僵·医家在用方时亦是要诊脉辩证的,捡方用药只不过…- 0
- 0
- 28
-
如何认识和发展以脉辨病机
以脉辨病机主要是对于脉诊在辨证中知常达变的问题,常易知而变是难以了解和掌握的。古人以常为“经”,经即是常,古人亦名为“典要”,就是现在的常规,一般情况的意思;变是“权”。 戴震曾说:“权,所以别轻重也,凡此重彼轻,千古不易者,常也,常则显然共见其千古不易之重轻;而重者于是乎轻,轻者于是乎重,变也,变则非智之尽,能辨察事情面准,不足以知之。《论语》日: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 0
- 0
- 33
-
明清以来对脉辨病机研究的进展(二)
关于弦脉,张璐说:“弦为六贼之首,最为诸经作病,故伤寒坏证,弦脉居多,虚劳内伤,弦常过半。总由中气少权,土败木贼所致。但以弦少弦多以证胃气之强弱、弦实、弦虚以证邪气之虚实。浮弦沉弦以证表里之阴阳,寸弦尺弦以证病气之升沉。 无论所患何证,兼见何脉,但和缓有神,不乏胃气咸为可治,若弦而劲细,如循刀刃;弦而强直,如新张弓弦,如循长竿,如按横格,此皆弦无胃气,不可治也。又伤寒以尺寸俱弦,为少阳病。如弦而兼…- 0
- 0
- 26
-
明清以来对脉辨病机研究的进展(一)
尽管自《脉经》以来在各种脉学著作中一直在引用古脉学的有关病机的内容,甚至亦提出一些新的内容,但他们对以脉来伺病机的这个问题,却并不自觉,主要的是一直在致力于完成完备以脉象为主列出病证这个单另的系列,并且没有意识到这样对整个辨证的影响。到明清时医学家,尤其是那些深通理论的学者,在这方面不断作出新的成绩,尽管他们不一定知道这是具有脉学和辨证上的方向性的意义。 如李士材曾对代脉提出如下的看法,他说:“代…- 0
- 0
- 33
-
从《脉经》起脉诊在病机方面的缺憾
后世脉法是起源于《脉经》的,由于《脉经》是以脉为主列出病证使脉法自成一个系列,在脉学上固然做出成绩,但它的这种形式决定了脉法自成一个系列,脉证关系变成简单的对应,它不是脉证合参综合分析病的机理而是在脉上对号入座,削减了在辨证中的作用。 《脉经》一至六卷中部分内容是王叔和所撰,反应了他的学术思想和方法。在主病上充分反映了脉和证只不过是对应关系,例如在《脉经》的第二卷中说:“左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小肠…- 0
- 0
- 30
-
脉象变动之病理方面认识(一)
在病理方面古脉学亦多是以辨析的方法论述有关主病的,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错举”脉证种种变动以说明主病与病机这种情况是很多的。例如《素问·脉要精微论》:“徵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徵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徼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徵其脉与五色惧不夺者,新病也。”“有脉俱沉细数者少朗厥也、沉细数数者寒也,浮而散者为朐仆。”“胃之大络,名日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按当依《太素…- 0
- 0
- 29
-
时异与生活条件对脉搏的影响
时异与脉象。时异指在一日之中人体早晚之闻顺应之而所发生的一些正常生理变化。中医把人傩与外在气候的变化视为一个统一整体,这是中医特色之一。人体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从大的方而讲,要适应一年四季春湿夏热秋凛冬寒的变化,脉象也因之而变化,小的方面讲,一日之中,古人也把它分为四季来对待,自然人体的生理活动亦要受一日四时的影响而在变化;反之则病生。 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日:故阳气者,一日丽主外,平旦人气生…- 0
- 0
- 37
-
古代脉学中有关脉象变动对病机的认识
在古脉学时期脉法在医学中并不自为一个系列出现,它在构造部位上离不开经络,在诊断方法上强调四诊,色脉、色脉尺诊等,其本身亦是在使用遍诊诸法及人迎、脉口等等,没有以寸口一脉做为一个系列以诊诸病之说,由于它是认识疾病的各种手段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它就成为系统辨证的一部分,而且通常还是重要的一部分。因而它本身亦就具有了和反映了中医具有辨证方法的辨证论治的精诣。古代脉诊原则上与临床、理论等都达到高度的和谐…- 0
- 0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