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时的体位,分患者的体位和施术者的体位,在此主要讨论患者的体位。治病时应当重视取穴的体位和姿势,必须严格掌握骨度分寸,以平直及尽量使其自然安定为好。因为体位、姿势是否合适,常会影响到能否正确的取穴和针刺能否“得气”。为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应讲究患者体位的选择。临床常用的患者体位以卧位和坐位居多。
1、卧位
仰卧位,便于对前身部位的腧穴进行施治;俯卧位,便于对后背部位的腧穴进行施治;侧卧位,便于对侧身部位的喻穴进行施治。
2、坐位
仰靠坐位,便于对头面、前额、颈部、上胸及肩臂、腿、膝、足踝等部位进行施治;坐位,便于对头项、肩背部等部位进行施治;侧伏位,适用于对侧头、颈项、耳颊等部位的脸穴进行施治。
3、上肢体位
屈肘仰掌位,便于对肩臂、前臂侧面及掌部等部位进行施治;屈肘俯掌位,便千对肩臂、前臂仰侧面及手背部等部位进行施治;屈肘侧掌位,便于对肩臂、前臂外侧面、腕掌部等部位进行施治。
钩针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研究参考,如需针灸,请到正规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