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角
-
麦角
-
麦角的用法用量
-
麦角的功效主治
-
麦角的禁忌
-
麦角的相关论述
麦角
别名:黑麦乌米、紫麦角。
性味:味苦、辛,性平。
归经:归肝、肾二经。
入药部位:为麦角菌科真菌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Fr.)Tul.和小头麦角菌Clavicepsmicrocephala(Wallr.)Tul.的菌核。
形态特征:菌核长纺锤形,平直或略弓状弯曲,具3条钝棱,长1-4cm,宽2-7mm。外表皮灰紫色至黑紫色,有细小横裂纹及纵沟。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略呈钝三角形,其边缘为一薄层暗紫色组织,内部淡棕白色至淡红色,中央部分有时可见星状暗纹。气特异而微弱,味先微甜,后辛。
麦角的用法用量
用法:制成流浸膏,每次0.5-2ml,每日3-4次;大剂量1次4ml,每日12ml;或制成片剂、针剂用。
炮制:夏、秋季麦穗黄熟时采收,阴干或烘干备用。
麦角的功效主治
功效:缩宫止血,止痛。
主治:用于产后出血,偏头痛。
麦角的禁忌
孕妇、临产及胎盘尚未完全排出时禁用。
肝脏病及周围血管病患者慎服。
本品有毒,误服后常引起口渴、呕吐、腹泻、肢冷、面色苍白、视觉与听觉障碍,严重者则出现幻觉、惊厥,以致昏迷死亡。
麦角的相关论述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性平,味微苦。有毒。入肝、肾二经。”
《全国中草药汇编》:“淡,微温。”
《中国药用孢子植物》:“甘、辛,平。”
《国药的药理学》:“为子宫紧缩药。对于子宫出血,分娩后的弛缓性后出血,子宫之不全、退行等有效。”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偏头痛。”
《杭州药用植物志》:“为内部止血药。”
–
以上内容仅供参阅,实用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