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心汤
-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
泻心汤的功效作用
-
泻心汤的不同处方
-
泻心汤的药理作用
-
泻心汤的的各家论述
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组成:大黄、当归、芍药、荆芥、麻黄、甘草,各一钱半。白术,三钱半。
用法: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薄荷少许,煎至一钟,去滓,不拘时温服。
泻心汤的功效作用
主治:火证通治。
泻心汤的不同处方
《金匮要略》卷中:泻心汤
【药方名称】泻心汤
【别名】三黄泻心汤(《奇效良方》卷六十三)。
【处方】大黄10克 黄连 黄芩各5克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燥湿泄热。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秘溲赤;三焦积热,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外证疮疡,心胸烦闷,大便秘绪;湿热黄疸,胸中烦热痞满,舌苔黄腻,脉数实者。
【用法用量】上药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250毫升,顿服之。
【备注】方中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大黄泻下焦火。三焦实火大便实者,诚为允当。由于三黄之性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对湿热内蕴而发的黄疸,也能主治。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泻心汤的药理作用
①抗缺氧作用
《四川中医》(1988;8:5):实验表明,本方水醇法提取液对常压下异丙肾上腺素、亚硝酸钠和氰化钾等引起的急性缺氧现象,有明显对抗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增强心肌耐缺氧能力、降低脑耗氧量、提高脑对缺氧的耐受力以及减小整体细胞耗氧量有关。
②抗凝血作用
《中成药研究》(1988;6:24):据实验,本方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抗凝血作用。认为可用于某些血管梗塞性疾病。
泻心汤的的各家论述
1.《金鉴》:心气“不足”二字,当是“有余”二字。若是不足,如何用此方治之,必是传写之讹。心气有余,热盛也,热盛而伤阳络,迫血妄行,为吐、为衄。故以大黄、黄连、黄芩大苦大寒直泻三焦之热,热去而吐自止矣。
2.《金匮要略浅注》:此为吐衄之神方也。妙在以芩、连之苦寒泄心之邪热,即所以补心之不足;尤妙在大黄之通,止其血,而不使其稍停余瘀,致血瘀后酿成咳嗽虚劳之根。
3.《金匮要略今释》:黄连、黄芩治心气不安,即抑制心脏之过度张缩,且平上半身之充血也。大黄亢进肠蠕动,引起下腹部之充血,以诱导方法,协芩、连平上部充血也。
4. 方中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大黄泻下焦火。三焦实火大便实者,诚为允当。由于三黄之性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对湿热内蕴而发的黄疸,也能主治。
清热剂内容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