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业30年发展与变迁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邢振杰 亳州地产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药材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短短30年,中药材种植家种品种由150余种发展到400余种;平均亩产量由100余千克提高到300千克左右;种植面积由不足100万亩发展到目前的1000万亩以上;中药材产区也由不足100个发展到目前的1000余个。30年来,中药材种植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中药材种植业的演变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家庭土地承包到户,广大农民从被束缚的集体经济中解脱出来。发展多种经营是当时农村经济的主要目标,而中药材作为特种经济作物,被广大农民所接受。由于受当时信息条件所限制,农民种植中药材一是靠报纸、广播;二是靠亲戚、朋友推荐。而种出的中药材销售范围也主要是在当地县级中药材收购站销售。由于信息的闭塞,一方面,药农在购买种子种苗过程中,不法商贩往往利用农民对中药材种植一知半解的心理,进行坑农、害农,如出售假种、劣种现象时常发生;另一方面,种植出来的中药材在销售过程中也往往出现压级压价现象。

据亳州医药局一位退休职工介绍,上世纪80年代亳州作为国内中药材种植的一面镜子,初期历经了三个阶段。一是认识阶段,许多农民在那时利用亳州药材市场的优势,初步认识到许多中药材;二是发展阶段,许多中药材特别是部分道地药材得以迅速发展;三是引种、试种阶段,部分野生品种改为家种,部分外地品种开始异地种植,为今天的中药材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

1991~2001年,中药材通过10余年的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家种品种不断增多。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指导下,一大批新的产区逐步形成,中药材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同时也出口到许多国家和地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经济进一步的发展,中药材种植作为一项经济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得以迅速发展。在全国性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药材种植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最高时面积达到近2000万亩,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

1.中药材新产区的形成,不仅成为地方经济支柱,也缓解了长期以来的药材供需矛盾。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药材发展由市场开始逐步向全国辐射,各地涌现一大批致富能手,大量引进中药材品种开始试种,通过反复试种,最终确立了更适合自己的土壤、环境生长的中药材品种。如贵州省施秉县牛大场的太子参生产基地,从无到有,到目前种植面积几乎占全国的60%以上;河南确山县竹沟镇的半枝莲生产基地,是由野生变为家种品种最好的范例,目前其种植面积已经占到全国半枝莲面积的70%以上,这些产区如今都形成了享誉中外的药材之乡。

2.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药材种植由传统栽种,逐步到规范化、合理化、集约化种植迈进。

药材种植行业的发展,各级政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黑龙江大庆市大同区气候较为寒冷,无霜期全年只有160天左右,那里农产品种植仅限于大豆、高粱、玉米等,且一年一季。在上世纪90年代末,大同区政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下,大胆引种中药材,通过几年摸索、反复试种,终于在黑土地上种植比较适宜的板蓝根药材。经药理试验,板蓝根产量和含量均超过其他地区,目前全区仅板蓝根一个品种面积约25万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板蓝根产地。

3.中药材出口数量不断加大,品种不断增多。

在安徽太和李兴镇桔梗产区,据长期从事桔梗收购的方先生介绍,上世纪90年代全镇桔梗面积在3万亩左右,收购个体门店近百家,每年的8~9月份鲜桔梗收购季节,韩国、日本商人都要来收购鲜桔梗,1992年、1993年鲜桔梗出口标准收购价格为4~5元/千克,亩产1200千克鲜品,亩效益在4000元以上;到了1997年鲜桔梗收购价达7~8元/千克,亩效益在7000元左右,高产时甚至突破万元以上。河南生地、怀山药,甘肃黄芪、当归,内蒙古的甘草,江苏丰县鲜牛蒡也作为订单农业的形式出口到韩日等国。

应该说上世纪90年代是中药材种植的辉煌时期。国家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的实施,让国内经济的全面复苏。出口的增加,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等,这样都为中药材的发展创造力有利条件。

中药材种植业的科技创新

2001~2011年,中药材在加入世贸经济组织后,药材种植品种得以改良,种植模式由政府引导到自发种植,种植规模由零星种植到个体大户承包土地规模种植,随着科技的发展,种植方式也由传统种植向机械化种植迈进。药材种植整体格局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1.中药材种植从盲目发展向规范种植迈进、从乱用农药、化肥向绿色环保迈进,部分药材品种得以改良,产量得以提高。

在世纪之交,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传统中药材种植发展也逐步规范,如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GAP规范。许多产区在药材种植施肥中科学配制了中药材专用肥,专用农药及专用除草剂,大大降低了药材中的化肥、农药的残留量,提高了药材质量。一大批中药材新品种应运而生,像多倍体丹参、四倍体板蓝根、改良白术等。如河南、湖北等地玄参产区通过3~5年的优化改良,提纯复壮,玄参产量大幅提高,改良品种占95%以上。

2.中药材种植、管理、收获、加工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操作。

许多新科技被广泛应用到中药材种植中。据亳州魏岗镇白术种植大户老李介绍,魏岗镇已经有十几年种植白术的历史。以前种植白术完全靠人力完成,一亩白术从栽种、除草、打药、掐花、收获、加工一般要40个工时才能完成,现在只要10个工时即可,而且白术的改良品种比普通品种产量提高约30%以上,价格比普通白术高10%以上。

3.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涌现了一大批个体承包大户种植中药材,种植更规范,管理更细心,选择品种更灵活,已经逐步成为今后中药材发展的主力军。

由于近几年劳动力价格提高,带动中药材生产成本上涨,中药材需求的增加,导致中药材价格的整体上扬。据从事药材种苗推广的亳州商户介绍,上世纪80年代农民种植药材是零星种植,盲目种植;90年代药材种植是政府引导种植,农民被动种植;近年来则是农民自发种植,特别是个体大户看到了药材种植前景,开始到全国各地承包土地规模种植。

由于药材价格的上涨,企业原料成本提高,部分药材加工企业也加入了种植行业。企业种植药材是今后的方向,亳州市政府也在积极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据亳州药业发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政府已经规划用于中药材发展基地2.6万亩,入住企业近20家,种植药材品种30余个。

许多地方也在积极擦亮地方药材品牌,如贵州在力争打造药材种植基地大省,如甘肃创建西部药材之乡。各地纷纷出台了相关中药材种植扶植政策和奖励办法。总之,中药材这一国宝,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将越来越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声明:本内容仅做分享与研究用途,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若有错漏或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处理。
医理杂集

中药戒烟你试过吗

2022-6-13 14:31:14

医理杂集

白术 中药诗赏析

2022-6-13 14:31:1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