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祖国医学在诊断方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丁独特的体系,有着鲜明的特点:
1、对症状的观察和描述细致人微。如望诊中“审神气的存亡,可知病的死生;察色的泽天,形态的常变,可别病的轻重浅深(中医诊断学讲义);对于面色的望诊,舌诊以及耳、鼻、口唇、牙齿和小儿指纹的望诊,是十分细致的,是其他医学所不及的。
2、脉诊中医发明最早,研究观察得很细,传播很广。阿维森纳在《医典》中就吸收了王叔和《脉诊》的内容。
3、注意胃气的存亡。这一思想贯穿在望、闻、问、切四诊之中。
4、整体观念。对于任何一个症状,都放在全身整体中去观察,从不孤立地看待。若单独抽出一个症状,则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无任何意义。
5、很强的时空观念。一个症状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含义。人的肤色、脉象等会受地域、时间、情绪、饮食等发生改变。有些情况是病态,有些则不是病态。
6、对汗和二便的观察很细,解释的意义不同,是现代医学所欠缺的。通过对汗及二便的观察,可以了解人体气机的出人升降,意义很重要。
中医诊断的特点还可以举出很多,它的经验确实是很丰富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诊断的手段主要靠医生的感觉,获取的资料,大部分是定性的,缺乏定量的,不能精确化,规范化。使初学者感到难以掌握。只能在长期的实践中,在老师指导下摸索掌握。
我们在实践中看到,同样的四诊材料,反应到不同的医生头脑中,会有不同的辨证和施治,治疗效果也不一样。这就有个经验问题和水平问题。四诊合参,是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通过电子计算机,把中医专家的经验,整理加工,编制成“中医专家系统”,用于诊疗和保健,是继承发扬祖国医学的一个新的尝试和发展。
祖国医学有不断吸取自然科学各方面的新进展,新成就,以发展自己的优良传统。一部《内经》就涉及到天文、地理、气象及社会科学等学科的问题。但是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医受到歧视和排挤,缺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使中医的理论和特点没有得到进一步探索和说明。50年代以来,这项工作才处于起步阶段。有些地方已开始多学科的研究工作。
我们相信中医四诊中如面色、舌苔,脉象等检查,有一天会用新的仪器进行定量化,规范化的检查。
诊断基础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