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体产生气味,主要是由于汗液受湿热邪气熏蒸而产生的特殊气味,同时还可由于人身某处生有恶疮,疮疡溃烂流出脓水而散发臭气所致。人体患病后,汗液是邪气外出的途径,因感受的邪气不同,所以病体产生的气味也不一佯,临床上我们可根据病体的气味,来判断邪气的性质。
①体香
【闻诊】久病之体散发出微香之气。
【临床意义】久病之躯若出现此种体味,预示着疾病将向着好的方面转化。正如《瘟疫明辨·卷一》所说:“……以人身脏腑、气血、津液,得生气则香,得败气则臭……”
治法 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②体臭
【闻诊】病体有恶臭之气或为腐败的臭气。
【临床意义】身发腐败之臭气多为人身体某处生有恶疮,疮疡溃烂流出脓水所致;痹证日久,若风湿之邪久羁肌表化热,也可汗出色黄而带有特殊的臭气,多为湿热蕴结,蒸腾汗液所致;瘟疫或肝肾病危重时也常有特殊的臭气散出。
【治法】溃腐疮疡,宜祛腐生肌,方用透脓散或托里透脓汤加减;湿热痹证,宜清热利湿,宣痹止痛,方用宣痹汤加减;瘟疫或肝肾病者,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③体臊
【闻诊】身发尿臊气味。
【临床意义】此为水气内攻,脏腑精气衰败的危象。常见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病人常有全身水肿、腹大、小便短少或不利,是毒邪由汗液排出所致。
【治法】应根据临床具体病证,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
④体腥
【闻诊】病体散发有腥气之味。
【临床意义】此多见于寒湿或虚寒的病人。常因外感寒湿,或素体阳虚。阴寒内盛所致。如寒湿下注则带下味腥;寒湿困脾则大便塘而腥;脾胃虚寒则呕吐物清稀而味腥。体腥可因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散发于机体而致。
【治法】寒湿者,宜温脾化湿,方用蕾香正气散加减;虚寒者,宜温阳健脾,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减。
中医闻诊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