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之涩脉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涩脉亦是单因素并具有独立意义的脉象之一,脉形艰涩。它出现于医籍中亦是最早的,并与滑脉同时提出,滑涩两脉反映了脉的流利与艰涩(即不流利)及其程度。

由于“肺为血府”、“营行脉中”、“脉气流经”等根本原因,血脉总是流动的,滑脉是超过正常的过分流利,涩脉就是不及正常的不流乖j,它的脉形亦就是因为这种不流利而造成指下的艰涩感。如果我们将脉的流利程度与滑混作一示意就是:流利不及、正常流利、流利太过。

基于以上原因自《内经》起就将滑涩两脉并称对举是有道理的。涩脉在临床上虽然不算太少见,但在操作技术上是较为难以掌握体会的脉象,。它不像浮、沉、迟、数那么易于领会,与滑相比亦较之为难,因而从历史文献到实际操作上就存在有若干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方法上的不当,有的是概念的不清,也有的显然就是错误,由于这些问题还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影响,就必须加以分析澄清。

本来涩脉的性质是很明显的,就是脉来涩滞,与滑正相反,但由于指感不如滑脉易于领会,亦就是在操作上较难些,所以生出许多不恰当的说解和形容。古代文献对涩解释最合理而无弊的要算唐·王冰在《素问·脉要精微论》的注解中所说的:“涩者往来时不利而蹇涩也。”可谓一语破的,无游词蔓语混于其间。涩的性质亦罢,指感亦罢,只是个涩滞,不应当参杂其他因素,这亦和滑脉不应当参杂其他因素一样,否则不但乱了涩脉脉形,亦会乱了其它有关因素的脉形(如常提到的短、迟、散等等),这应当是定义定理界限界说问题,不能混淆含糊的。

可能是由于涩脉的指感不太易于掌握领会,所以古人往往用许多辅助性的解说以使学者领会,因为这种作法本身是不合理的,所以事与愿违,反而使涩脉的面貌不是更清楚而是更模糊了,甚至于在临床实践中往往对不上号,深研者往往质疑,或再为之曲解,粗浅者甚至以指下难名为口实,根本不能掌握,这些问题的来源最早在于《脉经》。《脉经》上解释涩脉说:“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一曰浮而短,一日短而止。”除去往来难以外,其他解释几乎都有问题。因为一种脉象的形成要有它的条件,这些条件是要清楚明确,不能有所游移的。另外必须将其脉必备的条件和它常与之相兼并见的条件分开,否则必致混乱,历代脉书犯这个毛病的问题不少,涩脉即是较为突出的一例,由于涩为亡血失精、气滞血塞,亦多见于重证病人,所以它更易于与细、迟、散、短、不整等脉相兼而至,但不等于涩脉就定要与这些脉相兼,实践中涩而大,涩而弦长、涩而重数分明无歇止,乃至涩而数的脉都可以见到,把易于相兼出现的情况视为绝对是不合宜的,再将这些定人标准条件中显然就更不合理了,至于浮就更不恰当,可以说是错误的。

受《脉经》的影响,历代脉书在论述涩脉脉形时很少避免此弊,全部抄录引用《脉经》者有之,引用一部分者有之,按照这种思路方法增益、改动者有之,总之都是不当而徒增缴绕的。如《千金方》说:“或如数”。《千金翼方》加上:“促数……轻平乃得,重手不离其处,或多人而少出……”崔氏《脉诀》说:“无力缓涩。”《诊家枢要》叉加上“虚”的条件等,试问或如散,究竟散不散,或如散是个甚么脉形,这就是“玄虚”的话头,无法订为指标,无法令人领会掌握。促、数、虚等说之弊与迟、缓等说相似,无庸再辨。至于多人少出,人出当指脉的来去起伏,多人少出是实际上不可能的,一般论涩脉都有个脉来艰难的条件这是对的,但多数,尤其是较早期明代以上多加上这些不恰当的条件就有问题了。至于伪《脉诀》说:“指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前虚后实,无复次第。”显然全无是处,《脉诀刊误》、《濒湖脉学》等都对此作了分析批判,是应该的,《寿世保元》说:“迟而有力为涩。”其错误亦是显然的。《医学实在易》说:“迟而不流。”用迟已是不当,不流则脉息已停,谈不上涩脉了,如果用不流代表不流利,这在切韵,亦算“悬脚”是不容许的,而迟,不能流利圆滑。滑涩者涩也,与滑相反,如刀刮竹,竹皮涩,又有节,刀刮而行涩,过节则倒退,有涩脉往来难之意,如雨沾沙,沙者不聚之物,雨虽沾之,其体亦细而散,有涩脉往来散之意,或一止复来是因涩不流利之止,与结、促、代之止不同。”如雨沾沙是为了形容沾沙不流,一止复来实际是似止非止,当然还不是止(有止是与结、促、代相兼)。戴氏之释虽不算完善贴切,但显然是较前人有进步的。

《脉学辑要》说:“案:脉要精微论云:滑者阴气有余也,涩者阳气有余也。”故后世诸家类为气多血步之脉,而景岳辨之详矣。路玉亦云:“食疾胶固中外,脉道阻滞。今验不啻食痰为然,又有七情郁结及疝瘕癖气、滞碍隧道而脉涩者,宜甄别脉力之有无以定其虚实耳。”又案:“涩脉古无一止之说,叔和则云:‘或一止’尔。后世脉书多宗其说。而明清诸家有不及止之义者,兼取叔和下或字,则涩之止,不必定然。”对涩脉的力度等问题作了全面的分析,当然亦就不能认为绝对是细迟短散等等的了,并对歇止亦提出了不一定要具备的说法。《医述》则直然否定了歇止之说:“有类乎止,而实非止也。”并说:“有类乎散而实非散也。”周学海注日:“涩脉不尽类散也。”逐步将涩脒的不恰当的附加条件予以清除,使艰涩的感觉与轻刀刮竹等客观形象的描述突出了出来。

根据历史文献及对其分析考证,并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等,拟订涩脉的传统脉形指标为:

1、涩脉为具有独立意义之单因素脉象。

2、涩脉只以脉象的不流利程度而言,较正常脉象不流利即可构成涩脉,当然它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

3、涩脉的构成不应当含有细、迟、短、散、止等条件,但这不否定在实践上较易与这些脉象兼见。

4、涩脉之指感为不流利感,古人提出的“轻刀刮竹”、“如雨沾沙”、“病蚕食叶”等带有客观性质的形容,都可以参照帮助说明涩脉的性质和指感。

5、涩脉亦为一部分文献定为纲领脉。

中医切诊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声明:本内容仅做分享与研究用途,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若有错漏或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处理。
望闻问切

脉诊指法之运指

2022-11-11 10:10:46

望闻问切

中医脉象之虚脉

2022-11-11 10:10:4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