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口脉所主脏腑的几种不同见解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寸口脉分屑脏腑,《难经》提出独取寸口。至于为什么独取寸口?第二难中明确回答,寸口是脉之大要会,为阴阳十二经脉会合的要点。人体内营卫的运行,气机的升降出入,气血的盛衰等变化,这些阴阳往复的动向,无一不是从寸口脉象反映出来。

寸口脉,属于太阴肺经,独取寸,所以能诊断五脏六腑的疾病,关键在于肺。因心主血脉,肺主气,血随气行,气动则脉应;更因肺司呼吸之气,运化清浊,吐故纳新,治节百脉,五五脏六腑皆受其荫,所以说“肺朝百脉”。由于寸口部位是十二经脉汇流之处,五脏六腑气血循环的起止点,因此,五脏六腑有病,气血运行失常,能够通过肺经反映于寸口。“独取寸口”是古代脉诊发展中一大飞跃,导源于《内经》,执简驭繁,方便易行,深为后世所习用,关于分属问题,“十八难”中载有:左手,寸配心与小肠,关配肝与胆,尺配肾与膀胱。右手,寸配 肺与大肠,关配脾与胃,尺配心包与三焦。其观点,从阴阳分脏腑表里,遵五行分左右手、寸关尺五脉所属。诚如《难经集注》虞庶说:“……右手尺中少阳火,生关上阳明土;关上阳明土,却生寸口太阴金;寸口太阴金,却生左手尺中水;左手尺中少阴水,却生左手关上厥阴木;关上厥阴术,却生左手寸口少阴火;却又别心主火。故心主生足太阴阳明土也,此乃五行相生之意耳!又足厥阴与足太阴,何以居于左右两手关部中?胃脾太阴,脾脉居于中州,乃在右手关上也。又足厥阴木,本者根生于地,枝叶长于天,亦阴阳共焉!故亦在左手中部也。”

《脉经》对寸两手六脉分脏腑所属,心肝为阳脏,出于左手;肺脾为阴脏,出于右手。遵《内经》:“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六腑与五脏表里相配,宗《难经》。其不同者,引《脉法赞》:“肾与命门俱出尺部。”又说:“左属肾,右为于户,名曰l三焦。”是子户即命门。命门为什么配右尺? 因肾为阴阳之脏,水火之宅;肾精为元阴,命门为元阳,水火同居,浑一太极。火之体阴,动于右;水之体阳,动于左;故左尺为肾,右尺为命门。又命门与三焦同配右尺,以命门与肾脉通,内寓肾阳;且三焦内寄相火,其经气禀受于命门,故三焦配右尺。膀胱也同配右尺,因膀胱与肾相表里,《灵枢·本脏篇》说:“肾合三焦膀胱。”所以右尺分属肾(即命门),及三焦与膀胱。

后世医家对寸口脉脏腑分属,《千金方》与《四言举要》宗《内经》之说;《诊家枢要》以右尺主心包络之脏,配三焦之腑,并在注中有“命门与肾脉通”,是台《难经》与《脉经》的观点李东垣亦同此说。《濒湖脉学》与《脉经》同。明·张三锡对《脉经》有异}义。认为:“诊脉之法,当以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主中州之说,王叔和守寸关尺分部位,以别五脏六腑者非也。五脏六腑之气,昼夜循环,始于肺而终于肺,是肺为一身之主气,而寸口乃肺之动脉所行之处也;特藉以候五脏之气,前贤辨之详矣!至于诸经动脉,各从所行之处。”张氏以浮中沉三候分脏腑。《古今医统》认为:“两尺外以候肾,内候腹中,大肠、小肠、膀胱三腑尽属腹中下部之位。

故三部寸关尺之配诊,则各因某脏腑之位焉,何常泥于经络而候之也?况且命门并无经脏,三焦亦非一腑,而何可以候之右尺耶?”《医宗必读》、《图书编》均同此说。是又以上、中、下三焦分候脏腑之位。《景岳全书》以左寸配心与心包络,右寸配肺与膻中,以左尺肾配膀胱与大肠,右尺肾配命门、三焦与小肠。其注云:“两寸部所谓上以候上也,故凡头而咽喉口齿颈项肩背之疾皆候于此。两尺部所谓下以候下也,故凡腰腹阴道及脚膝之病,皆候于此。……自王叔和云心与小肠合于左寸,肺与大肠合于右寸,以致后人遂有左心小肠,右肺大肠之说,其谬甚矣!夫小肠大肠皆下部之腑,自当应于两尺,然脉之两尺,左为水位,乃真阴之舍也,右为火位,乃元阳之本也。小肠属火,而火居火位,故当配于下之右;大肠属金,而金水相从,故当配于下之左,此亦其当然也。”关于大小肠之分属,《医宗金鉴》、《脉诀启悟》、《脉确》等均同此说。《脉义简摩》在引《脉经》文后说:“此脏腑分配不易之定法也。三焦既分配于两手之三部矣,复于右尺名日三焦者,盖三焦有腑、有经、候腑于三部,候经于右尺也。经候右尺者,以某禀气于命门,候于步阳之经气,实候命门之原气也。”

关于寸口脉脏腑分属,应以《脉经》为本。根据脉诊的发展,通过历代医家之实践检验,取其与义为长者补充。各家见解,对于五脏所主,基本一一致。对于六腑所属,分歧于大小肠及焦。据李时珍、张三锡所说,寸口脉是肺经脉动处,特藉以候五脏之气,非候五脏六腑之位,故以脏腑表里关系分候为妥。心包络当属左寸,因心包络代君行令,包络之气通于心,其气之动静,听命于心,故候于左寸,与义为长。三焦分属左尺,因手步阳三焦之经受气于命门,其经气通于肾。心包络分属左寸,三焦分属右足,二经相表里,内寄相火;厥阴之火宜降,三焦之火宜升,以温煦胃土。至于二肠究属两寸或为两尺?大小肠两腑皆为至阴之类,腑气宜通不宜实,经气宜情不宦热,故有候经于寸,候腑于两尺之说。诚如陈修园说:“俱为近理,当以病证相参。”

脉分脏腑,亦有不分寸关尺,而以浮中沉三候分脏腑。《难经;四难》说:“……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主中州,其脉在中……”《五难》载:“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后世医家亦有与《难经》相同的见解。如《脉经》、《千金方》、《四言举要》、《濒湖脉学》等均同此说。

《医学入门》以浮沉候脏腑,与寸关尺三部分属脏腑结合,每一部中沉以候脏,浮以候腑。《脉如》又将寸口脉之三部,与浮中沉,上下,内外四者结合而分脏腑。并提出“脉无根有两说,浮无根,尺无根”。“中候胃气,设六脉俱沉,亦可断其无中气耶?!不知中固中也,而浮之亦有中(胃气),况之中亦有中(胃气),不当泥其形而求其神也”。《脉义简摩》引王汉皋《医存》说:“有不分寸关尺,但分浮中沉,左诊心肝肾,右诊肺脾肾,“定各脏病者,此因病剧证危,而求其本也。诊老人虚人,久病产后,皆不可无此法。”这是说以寸关尺分候五脏为衡,而以浮中沉分候五脏为权。然而,周学海于《脉筒补义》又说:“寸关尺,候身之上中下者也,浮中沉候经络脏腑之表里者也,此以脉之纵横之部位,主身之纵横之部位,理之至显而不易者。虽病之由上及下者,脉未尝不由浮而沉。病之由表而里者,脉未尝不由寸而尺。究其各有所主,则其中有必然,有或然,不可过泥。”

根据上述,我们认为浮中沉分候脏腑,应与两手三部寸关尺分候脏腑相结合;寸关尺以候五脏六腑之气而定其病变之脏腑。浮中沉以候病证之在表在里与病之性质,及其人体正气之盛衰,二者不可偏废。

中医切诊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声明:本内容仅做分享与研究用途,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若有错漏或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处理。
望闻问切

中医脉象之兼脉介绍

2022-11-11 10:10:52

望闻问切

滑脉之相兼脉介绍

2022-11-11 10:10:5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