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斜角肌综合征小针刀疗法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前斜角肌综合征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前斜角肌水肿、增生、痉挛并上提第一肋,导致斜角肌间隙狭窄,从而卡压穿行其间的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而引起一组血管、神经受压的相应临床综合征。临床中多与颈椎病同时出现,主要与该肌肉的解剖特点及神经支配有关。本病好发于30岁左右的妇女。

前斜角肌起于第3~6颈椎横突前结节,其肌纤维向前外下方止于第1肋骨上面的斜角肌结节,其止点附着处的后缘和第l肋骨上面构成一个锐角,其抵止部附近为腱组织,膈神经紧贴前斜角肌前而下行。中斜角肌起于第2~6颈椎横突后结节,其肌纤维向外下方止于笫I肋骨上面锁骨下动脉沟后方的骨面。后斜角肌起于第4~6颈椎横突后结节,其肌纤维向下止于第2肋外面。前斜角肌的后缘、中斜角肌的前缘以及第1肋骨的上面共同围成的三角形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该间隙有臂丛和锁骨下动脉越过,而锁骨下静脉则在前斜角肌的前方跨过第1肋骨的上面。

前斜角肌综合征属于中医肩臂劳损的范畴,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疲劳、肝肾久亏等因素有关,因积累性劳损或感受风寒而诱发,使经络受阻、气血不行,为肿为痛、以致造成经筋萎软松弛、肩部下垂。

前斜角肌综合征小针刀疗法一

针刀定点:颈椎横突末端压痛点、第1肋骨上缘压痛点。

操作规程:患者仰卧位,头转向健侧。①松解颈椎横突末端压痛点。术者立于患者头侧床头,左手从颈侧点按颈椎横突末端,以压痛酸胀明显的位置作为针刀的定点。左手拇指加压分剥横突前的血管、神经直达骨面。针体与左手拇指的用力方向一致,使刀口线与颈椎纵轴平行,垂直皮肤刺达横突骨面,然后将刀刃探至前结节,当手下感到前结节肌肉坚硬或痉挛时,将刀口线调转45°即垂直前斜角肌纤维方向纵疏横剥2~3刀,刀刃紧贴前结节骨轻剥几下出针。②松解第1肋骨上缘压痛点。患者仰卧位.刀体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肌肉方向一致。在第l肋骨上缘找到压痛点,然后从胸部垂直第1肋骨刺入至骨面,摸索至肋骨上缘,患者无剧痛、麻木感,在酸胀明显处,垂直前斜角肌纤维方向切2~3刀,然后出针,按压针口1分钟。

操作间隔:每两次治疗间隔7天,直至疾病痊愈。

前斜角肌综合征小针刀疗法二

针刀定点:前斜角肌病变的筋膜部位、第1肋骨上缘压痛点。

操作规程:患者仰卧位。①松解前斜角肌病变的筋膜部位。术者坐于患侧,以左手拇、示、中指将病变前斜角肌捏住,使针刀刀口线与前斜角肌纤维方向一致,针体与皮肤表面垂直,然后刺入,将左手中指垫于前斜角肌侧后,引导针刀到达病变部位。纵切数刀外围的筋膜,然后纵行疏通剥离,如果有痉挛之肌纤维,将刀口调转90°切割2~3刀。②松解第1肋骨上缘压痛点。患者仰卧位,刀体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肌纤维方向一致。在第1肋骨上缘找到吓痛点,然后从胸部垂且第1肋骨刺入至骨面,摸索至肋骨上缘,患者无剧痛、麻木感,在酸胀明显处,垂直前斜角肌纤维方向切2~3刀,然后出针,按压针口1分钟。

操作间隔:每周一次,直至疾病痊愈。

小针刀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研究参考,如需针灸,请到正规中医院!

声明:本内容仅做分享与研究用途,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若有错漏或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处理。
中医针灸

肩周炎小针刀疗法

2022-11-13 11:02:45

中医针灸

跟腱周围炎小针刀疗法

2022-11-13 11:02:4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