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翕与曹氏灸经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曹翕,三国时期魏国人,曹操的儿子,擅长灸法,著作有《曹氏灸经》,这本书在《隋书・经籍志》、《江南通志》均有书名的记载;曹翕还著有《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其中《曹氏灸经》和《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这两部医籍都是阐述针灸学内容的,可惜都已经亡佚。

【学术成就】

曹翕对灸法有较为深刻的研究,所著成的《曹氏灸经》是继先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之后的又一部灸法专著,总结了先秦至三国期间灸疗实践中的丰富经验,填补了先秦至三国期间灸法学专著的空白,同时也为两晋、南北朝时期灸法学的兴盛起了良好的先导作用。

较之《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曹氏灸经》在治疗部位上较前者明确,治疗病种上也较前者增多,特别是对于穴名及灸量的记载,更是前者所没有的。《曹氏灸经》的部分内容被保留在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晋・陈延之的《小品方》、隋・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和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等医著中。参照这些文献中所辑录的内容,可以看到《曹氏灸经》不仅对疾病的治疗有极为详尽的阐述,而且对灸穴的名称、定位、施灸壮数等都有完整的叙述。另外,对于灸法的禁忌、禁灸的原因等都作了明确的记载。

曹氏灸法所提倡的一个新特点是:施灸壮数要按疾病的种类与轻重程度而定,不能限定一个固定的数量,多的壮数达五十至百壮以上,少的仅有几壮。或许是在《曹氏灸经》的启发下,后世出现了葛洪、鲍姑、陈延之、僧深师等一批竭力倡导灸法的医家。并且,直到唐代王焘所提出的“弃针重灸”的观点,也是或多或少是受到了《曹氏灸经》的影响,当然,这应当与两晋、南北朝时期灸疗医家辈出有直接的关系。

可见,《曹氏灸经》在当时流传很广泛,促进了灸法的发展,对两晋、南北朝以致唐朝的灸法盛行起到了推动作用。

名家名著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研究参考,如需针灸,请到正规中医院!

声明:本内容仅做分享与研究用途,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若有错漏或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处理。
中医针灸

慢性前列腺炎电针疗法

2022-11-13 11:14:09

中医针灸

葛洪与《肘后救卒方》

2022-11-13 11:16:3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