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针
取穴:主穴:中脘、章门、胃俞、脾俞。配穴:足三里、行间、三阴交、隔俞、公孙、丰隆。
操作:主穴必取,据症酌加配穴。体针得气后进行提插捻转转补泻,令针感传向病所或针感沿经络上下传导,留针20分钟,中间行针两次或用G68O5治疗仪通电20分钟。体虚者胃俞、脾俞以艾条温和灸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30次为一疗程。
疗效:治疗胃癌19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63.1%。
2、针灸
取穴:第一阶段分6组:①大椎、身柱;②神道、灵台;③胸8夹脊;④脾俞;⑤胃俞;⑥足三里。第二阶段分2组:①公孙、丰隆、照海、手三里、足三里、内关、列缺;②上腕、中腕、下腕。第三阶段:胸11~12夹脊。配穴:滴水不入加金津、玉液、天突;发高热加曲池、外关;吐血加血海、膈俞、尺泽。
操作:第一阶段为麦粒灸(化脓灸),每次灸一组,每穴7~9壮,隔日灸1次,每次灸毕,用灸疮膏贴在灸穴上,使之化脓,在化脓期间进人第二阶段。第二阶段针、灸并用。第一组针刺用提插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度,每周针3次,15次为上疗程;第二组隔饼灸,药饼下垫丁桂散少许,每次灸3~5壮,直到背部灸穴化脓净,结痂脱落。药饼制法:白附子、乳香、没药、丁香、细辛、小茴香、苍术、川乌、草乌各等份,共研细粉,加蜂蜜、葱水调制,捏成药饼,如五分硬币大,2分厚,上穿数小孔。第三阶段为华佗夹脊刺。配穴用于第三阶段,据症选用。
疗效:共治疗7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57.1%。
针灸临床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研究参考,如需针灸,请到正规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