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的针灸治疗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脱肛是指肛管、直肠和直肠粘膜突出于肛门外的疾病,好发于老人、小儿、多产妇和久病体虚之人。

[病因病机]

脱肛与大肠直接相关,涉及肺、胃、脾、肾等脏腑。肺与大肠相表里,脾为肺之母,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肾开窍于二阴,又主一身之元气,这些脏腑病变都可影响大肠。脱肛之虚者,多因素体虚弱,中气不足,可劳伤耗气,或产育过多,或大病久病后气血方虚,或便秘努责,或慢性腹泻,或久咳等可以致气虚下陷,固摄失司而脱肛。若小儿先天不足,气血未旺,或年老体衰,或滥用苦寒攻伐药物亦能导致真阴不足,关门不固而脱肛。脱肛之实者,多由湿热痔疾下注直肠而发脱肛。

[辨证论治]

主症:发病缓慢,初起仅在大便时感觉肛门坠胀,肠端轻度脱出,便后能自行回纳。久延失治则稍有劳累即发,直肠脱垂程度日趋严重,不能自行回缩,必须推托方能复位。或伴有面色萎黄,神疲肢软,头眩,心悸,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肛内肿物脱出,色紫暗或深红,甚则表面部分溃破,糜烂,肛门坠痛,舌苔黄腻,脉弦数。

分析:元气不足,中气下陷,大肠失固,故直肠脱出。劳则伤气,故稍累即发。中气不足,运化无力,生化之源不足,血少气虚,故面色萎黄,神疲肢软。气虚不能上营,头目失养则眩。心失所养则悸。舌淡苔白,脉细弱均为气虚之象。若湿热下注,蕴结于肛肠,则有肿物脱出,有热则色紫暗或深红,有湿则表面糜烂溃破,湿热阻滞气机则坠痛。舌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治则:益气固脱或兼清利湿热。

处方:取督脉、足太阳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法或泻法。酌情加灸。穴取百会、长强、大肠俞、承山、阴陵泉。

方义:足太阳经脉循尾骶,肛门又为大肠连属部分,取承山配大肠俞可促进直肠回缩。长强为督脉之别络,位近肛门,刺之可增强肛门约束功能,百会乃诸阳之会,气属阳,统于督脉,灸之以益气升提,举陷提肛。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功可清利湿热,和承山相配泻之,可宣通大肠气机,为清热利湿而设。随证配穴:久咳气喘加太渊、气海,久泻不愈加上巨虚、足三里。

[其他疗法]

1. 挑治:在第3腰椎与第2骶椎之间,脊柱中线旁开1.5寸外的纵线上,任选一点进行挑治。

2. 耳针:直肠下段、大肠皮质下、神门。中等刺激,两耳交替,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3. 电针:以提肛穴(伏卧位,穴在肛门两侧,自中央旁开1.5寸,即3点、9点处)为主穴,长强、命门、次髎,大肠俞、承山、委中等为辅穴。如大便不规则者加天枢、足三里。每日配合3次坐浴。操作时,提肛穴针刺1.5~2寸深,针尖向同侧腹股沟方向直刺,中等刺激,通电20~30分钟,患者有重度酸麻胀感,并向周围扩散。

[按语]

针灸治疗脱肛有较好疗效,尤其对直肠回纳收效较快,但难以根治。如不能回纳者,必须将其推入肛内,以防嵌顿。局部感染、溃疡者可配合熏洗、敷药治疗。对病久、脱垂较重者也可采用综合治疗,如针刺配合灸法,或电针、耳针配合耳穴压丸等可提高疗效。

针灸临床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研究参考,如需针灸,请到正规中医院!

声明:本内容仅做分享与研究用途,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若有错漏或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处理。
中医针灸

遗尿的针灸治疗方法

2022-11-13 11:39:51

中医针灸

不寐的针灸治疗

2022-11-13 11:39:5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