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附暖宫丸
-
艾附暖宫丸用法用量
-
艾附暖宫丸的功用主治
-
艾附暖宫丸的不同处方一
-
艾附暖宫丸的不同处方二
-
艾附暖宫丸的不同处方三
-
艾附暖宫丸的不同处方四
-
艾附暖宫丸的不同处方五
艾附暖宫丸用法用量
组成:艾叶(炭)120g,香附(醋制)240g,吴茱萸(制)80g,肉桂20g,当归120g,川芎80g,白芍(酒炒)80g,地黄40g,黄芪(蜜炙)80g,续断60g。
用法: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口服,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艾附暖宫丸的功用主治
功用:理气补血,暖宫调经。
主治:用于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腰酸带下。
艾附暖宫丸的不同处方一
《仁斋直指附遗》卷二十六:艾附暖宫丸
【药方名称】艾附暖宫丸
【处方】艾叶(大叶者,去枝、梗)90克,香附子(去毛)180克(俱要合时采者,用醋1升,以石罐煮一昼夜,捣烂为饼,慢火焙干)吴茱萸(去枝、梗)、大川芎(雀脑者)、白芍药(酒炒)、黄耆(取黄色、白色软者)各60克,当归(酒洗)90克,续断(去芦)45克,生地黄30克(酒洗,焙干),官桂1.5克。
【制法】共为细末,米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经暖官,养血安胎。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浊,面色萎黄,四肢疼痛,倦怠无力,饮食减少,月经不调,血无颜色,肚腹时痛,久无子息。(不孕)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淡醋汤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恼怒、生冷。
【摘录】《仁斋直指附遗》卷二十六
艾附暖宫丸的不同处方二
《直指附遗》卷二十六:艾附暖宫丸
【药方名称】艾附暖宫丸
【处方】艾叶(大叶者,去枝梗)3两,香附(去毛)6两(俱要合时采者,用醋5升,以瓦罐煮1昼夜,捣烂为饼,慢火焙干),吴茱萸(去枝梗)2两,大川芎(雀胎者)2两,白芍药(用酒炒)2两,黄耆(取黄色、白色软者)2两,川椒(酒洗)3两,续断(去芦)1两5钱,生地黄(生用)1两(酒洗,焙干),官桂5钱。
【制法】上为细末,上好米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暖子宫,调经止痛。主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淫,面色萎黄,四肢酸痛,倦怠无力,饮食减少,经脉不调,血无颜色,肚腹时痛,久无子息。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食前淡醋汤送下。
【注意】戒恼怒、生冷。
【摘录】《直指附遗》卷二十六
艾附暖宫丸的不同处方三
《回春》卷六:艾附暖宫丸
【药方名称】艾附暖宫丸
【处方】南香附米1斤(4两醋浸,4两汤浸,4两童便浸,4两酒浸,各浸1宿,焙干),北艾叶(焙干,捣烂,去灰,醋浸,炒)4两,当归1两,川芎1两,白芍(酒炒)1两,熟地黄(姜汁炒)1两,玄胡索子(炒)2两,甘草(生用)8钱。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子宫虚寒,经水不调,小腹时痛,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米汤送下;酒亦可。
【摘录】《回春》卷六
艾附暖宫丸的不同处方四
《女科切要》卷二:艾附暖宫丸
【药方名称】艾附暖宫丸
【处方】艾叶、香附(四制)、玄胡、熟地、甘草。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癖;子宫虚寒,经水不调,小腹时痛,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80丸,米汤送下。
【摘录】《女科切要》卷二
艾附暖宫丸的不同处方五
《古今医鉴》卷十一:艾附暖宫丸
【药方名称】艾附暖宫丸
【处方】南香附子(去毛净)1斤(分4制:酒浸4两,醋浸4两,盐汤浸4两,童便浸4两,3日焙干,为细末),北艾叶(温水洗净、焙干,研烂,筛去灰,醋浸,炒干)2两,当归(酒洗)2两,川芎2两,白芍(酒洗)2两,熟地2两。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理气补血,调经种子。主妇人百病;妇人经水不调,临行作痛,子宫虚冷,不能孕育。
【用法用量】每服80丸,淡醋汤送下。
【各家论述】1.《医林纂要》:四物以荣肝血,艾、附以暖子宫,醋以敛之,使不妄行。要以温养子珠,而为生物之本。
2.《成方便读》:凡妇人调经一法,首先理气,以气顺则血亦顺也。夫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难于生育,温则易于成孕。故方中以香附理气分,艾叶暖子宫,合四物而用,宜乎可治以上诸证也。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
理血剂内容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