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读中医书,通常要讲究次序。通过分析《名老中医之路》医家的读书经验,可知学习中医读书的入径主要有二,一是由浅入深,一是由深而浅。
由浅入深,即从流溯源,就是先读一些浅显易懂的书,然后再读经典。如袁鹤侪先生说:“初学入门,可以选读诸如陈修园的《伤寒论浅注》,《金匮浅注》、《医学从众录》、《医学实在易》、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及《濒湖脉学》、《本草备要》等书,如此在医理上虽未深通,而在临床应用上,苟能灵活运用,亦颇小道可观。然欲达到精通医理,则相去尚远。仍须溯本求源,从根本做起。要认真研讨《内经》、《难经》、《脉经》等经典。此后,宜进一步学习《伤寒》、《金匮》、《千金》、《外台》、《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参以金元四大家及各种医籍。这样才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医理论。此须假以时日,方能得其精髓,明其灵活变通之妙。”
由深而浅,即从源到流,其入径与上述相反,主张从经典入手,然后旁及各家。如任应秋先生说:“首先要读好《灵枢》、《素问》、《伤寒论》、《金匮》几部经典著作,因为它是汉代以前许多医学家的总结,许多文献的结晶,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把它读得烂熟,才能算打下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如方药中先生回忆恩师陈逊斋的教导时说:“陈老要求很严,又十分耐心。他很注意学习方法,强调立足点要高,一定要从经典学起,旁及各家,然后由博返约。他认为《伤寒》、《金匮》应该是临床家的‘看家本领’所在,在此基础上,上溯《内经》,下及后世,才能对中医学有系统的了解。”
两种途径,看似相反,其实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无论从源至流,还是从流溯源,最终都要源流贯通、源流合一。
至于选择哪条途径,并非一成不变。王文鼎先生弟子回忆先师学医经历:“投拜到当时名医郑先生门下为徒。郑先生第一次讲课,就反复申言:欲为良医,当从《内》、《难》学起,方有根底。否则专恃一二方书,即使为医,亦走方郎中而已。文鼎本当遵师教诲,循序渐进,打下坚实根基。怎奈由于文史水平所限,对秦汉文章难以理解,真是读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新,十分苦恼。何况他学医是为急切谋求生计,便向郑老师请求赐教看病之法。郑老师失望之余,只好把他介绍给颜闻修老师。颜师倒也因材施教,让他读些应用方书,诸如《珍珠囊药性赋》、《汤头歌诀》、《神农本草经》及《医学三字经》等,引其入门。但颜师亦谓:这些浅近之书只可敷于应用,未可深入堂奥。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海鳖,理固然也。”
此外,刘季三先生在论教学实践时谈到读书的先后,论述详细,可法可据,摘转于下:“学生第一年先学《伤寒论》,要求背得烂熟,约用3个月。第二步学《金匮》,同样要求背得烂熟,又约用3个月,共6个月。下半年内除每天念原文一遍外,可以参考各家的注本,全年大约可看《伤寒》注本20种左右,《金匮》注本5种左右。在这一年中,要求‘眼有看’,看《伤寒》、《金匮》;‘耳有听’,听《伤寒》、《金匮》;‘口有道’,道《伤寒》、《金匮》。专心致志地学,随时诱导、随时启发、随时讲解、随时提问,促使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悟机,深入钻研,巩固提高。第二年学习《内经》、《本经》,要求重点熟记,不要求全部背诵。看注解时,要求以《伤寒》、《金匮》来解释《内经》、《本经》,又要求以《内经》、《本经》回过去解释《伤寒》、《金匮》。这样循环往复,《内经》、《本经》读熟了,《伤寒》、《金匮》是更熟了。四部经典熟悉之后,阅读温病学说及各大家的《内经》注解和《本经逢原》、《本经疏证》、《本草思辨录》,另外,学习有关这方面的著作20种左右。第三年是由约及博的阶段,鼓励学生多读书,不仅大家、名家的书要读,即便是《串雅》内、外编也要读,读得越多越好。读书要写笔记,写心得体会,要用《内经》著作为尺度,来分析评价。这一年大约可看医书40种左右。第四年是继续巩固理论知识,从事临床实践的阶段。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
先生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由浅入深,抑或是由深而浅,都可达到登堂入室。至于孰先孰后,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而相应地选择。应注意的是,两种途径虽可融通,但都要把握重点,即经典,即源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其本,清其源,方能得其幽微。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