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喜欢用“好奇心害死猫”来比喻好奇心太强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怎么理解这句话呢?猫咪是有九条命的神奇物种,很难死去,但往往最后死于自己的好奇心。其实,这句话要表达的,并不是好奇心真的把猫杀死了,而是说好奇心很危险,甚至可能会让自己丧命。
但是,人,也是很神奇的物种。你会因为“好奇心害死猫”这句话而彻底扼杀掉自己的好奇心吗?不会的。你顶多是在好奇心冒出的时候提醒自己连猫都躲不过好奇心的“杀戮”,然后继续保持甚至强化已有的好奇心。
有时候,我们会自问:好奇心真的可怕到不该有吗?好奇心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件坏事吗?
其实不是的。好奇心,也有它存在的益处。
什么是好奇心?好奇心,是对可知可不知事物的强烈求知欲,也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寻求”模式,是一种内在动机或内部驱动力,也是人作为高等生物与生俱来对学习的渴望的印证。好奇心的存在很合理,面对新的体验时,好奇心是一种自然的反应。
那么,好奇心的出现对我们处理事情究竟有哪些积极作用呢?其中一个答案是,它可以帮助我们对抗“不确定性”。当面临很多不确定的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是,激发你的好奇心。
面对未知事物时,我们的态度往往是谨慎,因为要考虑到潜在的风险。但谨慎不意味着退缩,如果能激发好奇心,配合谨慎的态度,我们就能以一种颇有成效的方式来应对未知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而且,悄悄告诉大家,有研究表明,好奇心对记忆力也有积极作用!在同等条件下,好奇心被激发时,我们往往比不好奇的时候更能记住所学的内容。觉得自己记忆力不好的朋友,可以试试常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既然好奇心如此重要,如何培养和保持好奇心呢?
一、保持好奇
这不是废话。好奇和好奇心不同,对某事越好奇,好奇心就越强烈。好奇不需要答案,就像小孩总会问很多“为什么”,他们在问的时候不需要得到准确真实的答案,他们的问题,更多是对他们所生活的环境的好奇。好奇是一种感知,是个体与身边世界的连接发生的那一刻,最先冒出的一撮火花。
二、持续谈论
好奇心,是对未知事物的向往和疑问。当产生疑问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尽可能多地和身边的人谈论。即使他们也未必有明确的答案,但这个过程能够激发你进一步的想象,以及对各种可能性的接受度。通过参考和评估他人的认知,能够增强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而你,在这个过程中,也确实可以得到一部分答案,哪怕只是很少的一点。
三、观察
这个观察,更多的指的是对自己的观察,对自己的认知和接纳。如果都不了解自己,又怎么和周围环境产生连接呢?观察你自己的风格,感受你的需求,不需要进行价值判断,也不需要进行改变,你只是在不断增加对自己的了解。这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在类似的情况下,其他人是怎么处理的,你又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四、尊重
尊重你的感受和需求。当你对一件事感到好奇却又不得不保持谨慎时,与其试图证明自己的谨慎是否有道理,不如开始“问自己”。问什么呢?问“在这件事情当中是什么让我有不安全感”、“有哪些细节又能给我带来安全感”?分析这些信息的可靠性,问题的答案就会逐渐清晰,也会不断带领你谨慎地探索未知的领域。
好奇心不会轻易“害死”猫,相反,它能够帮助我们减少对不确定性的焦虑感,也能够更加尊重自己的需求和他人不同于我们的决定、需求。而一旦投入其中,就会有另一片更广阔的的区域在等待你,在那里,你可以尽情探索未知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