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体针
取穴:主穴:百会透四神聪、主焦俞透肾俞、三阴交透复溜。配穴:大椎、足三里、风池、风府、水分透中极。
操作:主穴每次均取,酌加配穴。针刺采取短时间中等度刺激的方法,轻捻转慢提插,每穴捻转3次,紧插慢提1次,如此3遍后出针。每针针毕加捏脊3遍,或沿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用皮肤针轻度叩打3遍。每日1次,30天为上疗程,停针3~5天续治。
疗效:共治疗78例,2例为个案均有效。76例中,基本痊愈44例,有效1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75%。
②综合法
取穴:主穴:分2组。甲组:水沟、支沟、四神聪、合谷、水分、阴交、中极、水道、阴陵泉、足三里、阴交、复溜;乙组:风府、风池、大椎、命门、腰俞、殷门、委中、承山、绝骨。
操作:每次用1组,穴位按患儿情况酌情加减。早期以点刺或作短时间的刺激为主,待适应后,四肢穴可留针20~30分钟。每次针前,先以皮肤针叩打夹脊穴,自上至下轻叩,以皮肤潮红为度。对尿少、囟门不缩小及肢冷者,用艾条回旋灸水分、阴交、关元,每次5~10分钟。为加强效果,可在患儿头部外敷中药。针刺每日1次,30~5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0天。敷药隔日1次。
外敷中药制备:大戟、芫花、甘遂、商陆各10克,冰片1克,麝香10毫克,共研细粉,以醋或凡士林调成糊状备用。
疗效:共治疗69例,有效51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3.9%。以交通性脑积水疗效为优。
针灸临床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研究参考,如需针灸,请到正规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