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事就无法集中精力,很容易被周遭的事物影响,无法自拔,甚至会因此陷入自我怀疑,自我损耗,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既浪费了时间,事情还没法按时完成。
感觉没有状态?想要专注于工作,却迟迟无法进入工作状态;想要专心学习,却又特别容易被身边的琐事影响,无法进入专注的学习当中,导致工作和学习的质量都不尽人意,结果自然不好,那并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可能是因为你还没有进入到心流,导致做事效率总是特别低。
什么叫做心流?心流又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积极心理学之父,心理学家米哈利·奇克森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认为,心流体验,是指专注于任务本身,精神高度集中于活动中的一种体验,又叫涌流体验、最佳体验。他认为心流体验无处不在,他的心流概念借鉴了物理上的“熵”的思想,在物理学无序的量被称为“熵”,一切自发的物理过程,都是熵增的过程,薛定谔提出的“负熵”就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
精神熵指的是混乱的自我,以及内心无序的状态。米哈里认为“精神熵”是常态,精神熵的反面就是心流,也就是最佳体验。进入“心流”状态,就好像是在玩网络游戏时,一路升级的那种兴奋和忘我的状态,又好像是工作太投入到了忘记时间那种专注,心流是强烈的快感,但它并不是真正休息、放松的时刻。相反,大多数的心流状态达成要求都是相当高的。
比如,忘情于表演的音乐家;专注于写作当中的作家;沉浸在工作中的人们;全神贯注于比赛的运动员,他们因为进入心流状态,而可以做到完全忽视周围环境的影响。这是一种人们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通常在这种状态时,不愿被打扰,也称抗拒中断。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感和充实感。
米哈利可能是第一个将心流的概念提出并以科学方法加以探讨的西方科学家,不过,他并非第一个注意到心流现象或发展出心流技法的人。
在超过二千五百年的时间里,我国的佛家及道家提到的心流是他们发展精神力的重要方法;在佛教圈中,心流早已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在教育领域中,“过度学习”似是心流的一项重要因素;同时,许多现代运动员也在运动中经历心流,他们称此经验为“在心流区”之中。东方精神实践家在历史上也曾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心流理论来促成精神力及个人之发展与自我提升。如王阳明的心学,其中讲的知行合一,同样的也是指这种状态。
正如NBA芝加哥公牛队明星本·戈登描绘自己打球过程中处于“巅峰体验状态”时说的那样:“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不知道现在是第几节;听不到观众的叫喊声;不知道自己得了多少分;什么也不去想,只是打球;纯粹的打球,所有的动作都像是本能的反应。这种感觉真是太棒了。当这种感觉开始渐渐消失的时候,感觉糟透了。”
那如何在工作和学习中快速进入心流状态呢?你需要做到以下五点:
01、首先,要做的第一点、同时也是心流的本质,就是要做到专注
比如,你现在正在看一本书,翻了几页后,又忍不住拿起手机刷朋友圈;又比如刚开始工作了几分钟,又忍不住和身旁的同事呱啦几句,这个时候的你,是很难进入心流的,因为不够专注。而想要快速进入心流状态,就必须避免在一个时间段内做好几件事情,比如看着书刷手机,又比如边工作边聊天,这样都很难进入心流。专注对于心流至关重要,具体可以这样做:
在一个番茄钟(大概25分钟左右)内,可以关掉手机的网络、然后远离手机(把手机放在一个你坐着读书时、看不到的地方),这样你进入心流状态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如果每次都能保持这种专注,养成习惯以后就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开始可能会觉得比较难,没有关系,万事开头难,你要做的是坚持下去,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简单的去重复这个动作,坚持一段时间,你的专注力将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提升。
专注于一件事,简单的讲就是做到一次只做一件事。因为,不专注,无心流。
02、第二点,做喜欢的事,感兴趣的事,忠于内心的选择
要想进入心流状态,必须要做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欢事情,就是要确保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你并不是被逼迫的。如果是被迫的,内心就会觉得憋屈,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因为你的潜意识如果并不想去做,就势必会影响到意识,从而调动知觉感觉等等来干扰你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进入心流。
很多人可能会误解自控力,认为自控力的本质是自我控制能力的高低,但实际上,增强自控力的唯一根本在于要找到你真正爱做的事情,因为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些人想要减肥,却总是功亏一篑,在某些时刻突然抑制不住的放纵自己,就是因为他们内心其实是特别想要吃一些高脂高热的食物,但是又不得不克制自己,导致了个体的自我损耗,这样反而削减了自控力。
自我损耗就是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的结果。想要进入心流状态,一定不能对正在做的事情感到排斥。因此,只有当你做的这件事情,是自己内心的选择,愿意积极主动去做,并很享受这个过程时,这时候才会更容易进入心流。
那对于不喜欢的、但又必须去做的事,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大脑的奖赏机制与多巴胺的分泌有关,我们之所以热衷于性、食物、刺激感等等事物,这些东西帮助我么释放更多的多巴胺,大脑分泌了多巴胺,就会让我们感到愉快。因此,面对不喜欢的事情,要学会刺激多巴胺,建立正向联结。
以阅读为例,其实真正喜欢读书的人还是相对比较少,想要变得喜欢阅读,就可以在获得新知识时,人为地增加一些愉悦感。比如每读完一个章节就给自己一些鼓励、给自己多一些赞美或者赞美知识都可以。长此以往,就会将读书和我们的多巴胺分泌联系到一起。其他事情也是一样,像这样建立正向联结的方式是可以有效提高我们对事物的兴趣。
03、第三点是,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挑战性必须刚刚好
什么叫做刚刚好呢?如果挑战性太强、很难完成,这会让我们很容易有种挫败感、甚至会导致直接放弃,而如果没有什么挑战性、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任务,又会让你觉得完全没意思、没有成就感,所以挑战性的设置要刚刚好,给自己设置一个踮起脚尖就能完成的目标。
比如,你是一个销售,去年卖了100W,相对比较合理的是,今年定一个110万到120万的目标,这会让你时时刻刻都有超越去年的动力、相对比较容易进入一个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心流状态。假如给自己定了1000万的目标,年底完成不了,或者最终离1000万差距太大,这势必会让你严重受挫、甚至会从此一蹶不振。而如果你给自己定的目标是50万,虽然轻轻松松就完成了,不过自己内心也会觉得没有挑战性、没啥意思。这两种过高或这个过低目标的情况,都是是很难进入心流状态的。因此,若想进入心流状态,挑战性必须刚刚好,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04、第四点是,具有明确的达成目标指向
也就是说你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具体的,可衡量的东西。不能太模糊,越清晰越好,最好是能把目标数字化。因为如果没有明确的达成目标的指向,在做事时候,其实内心是很迷茫和混乱的,不知道具体要做出怎样的一个效果,在这种迷茫的状态下就像是个无头的苍蝇,更别说进入心流状态了。
朋友刚开始前在新媒体平台写作的时候,和我抱怨过程中是很纠结和迷乱的,因为不知道要写出怎样一个效果。后来给他设置了一些达成目标的指向,比如一篇文章的阅读量要有1万、点赞量:50、转发量:100、收藏量:100、评论量:10等等。当他有了这些要达成的目标作为指向,写作的时候就会变得更有动力、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好了很多。
因此,要想进入心流状态,明确的达成目标的指向是必不可少的。
05、第五点,即时反馈
要能够得到即时信息反馈,就是你要时刻都能看得到进度,有实时的反馈机制。很多人之所以在游戏中进入心流状态,沉迷于游戏之中,很大的原因是游戏里的信息反馈是即时的。
你每打一把,系统都会给你反馈,打得好还是不好,赢了还是输了,即时反馈。你的鼠标点一下,里面的角色砍一下,那个怪物的血马上往下掉,再动一下,画面往下走了…..等等这些实时的反馈,让你时刻清楚地知道自己和游戏里的人物角色建立了实时的联结,有多少经验值、升级还是降级,再配合唯美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时时反馈给你,这也是你乐此不疲的强大动力。其实我们也可以将游戏中的心流模式转移到工作和学习中。
比如学习打卡,相信你一定参加过一些学习打卡活动,但可能很多时候都没办法坚持到最后,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是因为没有即时反馈。我现在每天都在某平台上打卡朗读,每次打卡的时候,我基本都会进入心流模式。
因为有即时反馈,每完成一个任务,都会增加一定积分,还可以提升等级,另外,你还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的排名。能得到即时反馈,这对我来说,感觉实在是太棒了,并且乐此不疲,所以每次朗读和学习就会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而这种即时反馈,真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进入心流状态。
以上五点,专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设置明确可衡量的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即时反馈组成了米哈利的“心流模型”的五个元素。亲测有效,高手和普通人相比,往往胜在“心流”。
因为他们能快速建立起像上面提到的“心流模型”,让自己的工作、学习更加高效,产生更佳的成果;而普通人虽然也很想进入心流状态,却苦于没有方法。
我们运用心理学家米哈里,提出的“心流模型”,是可以帮助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找到进入心流的方法。当你做一件事情时,能做到以上的几点,你也一定可以快速地进入心流,享受心流给你带来的充实感和快乐!
必佑心香,与你同行,欢迎投稿及勾搭!
【PS】另因创作需要,部分图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方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