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文化里面,养生包括四个方面:养性情、养睡眠、养居处、养房事。我们必须按照这四个方面去做,才能够使生命长生。
健康养生,它包含的内容十分的广泛,首先我们对于健康的定义是身体和心理上两个都要是健康的。对于养生,在词典当中它是这样定义的,其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来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在现代意义上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所以根据健康养生的定义,我们就能知道,只要是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行为或活动都属于健康养生的范畴。
1.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在养生过程中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人要与自然环境统一,也要与社会统一。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2.形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调摄,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保形全神”。
3.动静结合: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主张运动健身,但中医养生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正如《周易外传》所说“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类经·医易》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4.综合和审因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另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辨证施养”。
养生之术内容是在养生理论指导下,历代逐渐建立起来的,并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内容包括以下七方面:
1.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
2.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美术艺术文化等内容。
3.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4.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体育健身活动。内容融合了医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5.食养: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内容包括了医、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方面。食养为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涵在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其应用范围广,适合人群较多。
6.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制剂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也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对此,古代常有“药膳”、“法膳”之称。其应用范围也较广,适合人群较多,营养内容也涉及到医、药、饮食文化等方面。
7.术养:是以上养生之术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食、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方法进行养生。其内容主要涉及医药文化。
总之,养生的特点是强调个体行为,所采用的方法应因人之不同采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因人施养”,在群体中并不强求统一。例如,甲需要重点锻炼形体,而乙需要着重调理饮食,而丙则需要着重调摄精神等等。如果我们对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要求他们加强形体锻炼或改变某种饮食结构,就不一定符合每个人养生需要了。

【1】养习惯。所谓习惯,即人们通过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固有定型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健康养生理念下,刻意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显得十分有必要:从一日三餐的膳食营养均衡调配到生活作息起居,让身体得以有效地遵循自然生物的作息规律。所以,原本曾经在生活中不以为然的点点滴滴,现在都将成为健康养生的一部分组成要素,所谓“习惯决定态度”正是这个道理。
【2】养脏腑。所谓脏腑,即人体内部器官的总称,基于五脏六腑的健康运作才能确保人体机能的有效运转, 从而支撑起健康完美的身体。俗语说“身体是工作的本钱”,关注自己的脏腑器官,就要懂得如何去维护脏腑的日常运作,学会平衡有序劳逸结合,疏远对脏腑有害的诸多弊病(如烟/酒瘾、暴饮暴食等),增强身心锻炼意识,让身体这个有机体更好地运转下去。
【3】养性情。所谓性情,即人的禀性、气质、性格或脾气,如果说脏腑是针对具体实物的话,那么性情讲的则是与之对应的气物。身处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在面对一生遇到的各种问题时,每个人都难免产生“喜怒哀思悲恐惊”等七情六欲,对于性情如果不能理性控制,那么将会给身心甚至生命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通过性情的培养,可以实现自身的内心调节,锻炼自我的毅力与耐性,真正做到“心若向阳无惧悲伤”的境界,让健康和快乐常伴左右。
【4】养家庭。所谓家庭,即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单位,如果说前面的三个方面都是针对个人的话,那么家庭便是对除自己以外的家人的关爱与呵护,古人先修身而后齐家之说便是此理。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家庭作为一个人一生奋斗的大后方,如何让家人接受健康养生的理念,实现与家人在处理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和睦相处,都将成为日后对自身的一种历练。
【5】养事业。所为事业,即人们所从事的,对社会发展有意义的一种组织活动,冲破单个家庭的范畴,这时候强调的健康养生理念面向的受众成为人数更多、结构更复杂的组织。对员工、对好友、对各种人脉资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各种事务,通过打造个人魅力实现对事业的有效提升,这是属于更高一个层级的养生概念。正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企、行天下一脉相承,最终将个人事业经营到游刃有余的地步,不断迈向成功。
【6】养文化。所谓文化,即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人们总是能从生活的实践当中学到经验与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不断学习成长,进而演化为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理念。从习惯一步步迈向事业,回首一路历程,对道法自然的健康养生理念的理解想必也更为深刻,进而形成了个人所独有的对健康与养生认知和见解。通过对这种养生文化的积极分享惠及大众,实现个人社会价值,这才是这才是健康养生理念在生活实践当中所体现出的真正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