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与凌氏针书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生平】

凌云,字汉章,号卧岩,明代归安(今浙江省吴兴)人,约生活在15世纪下半叶至16世纪上半叶,为明代著名医家,以针灸医术精湛而著称于世,擅长于取穴和刺法的研究,有“长桑、越人之流”的美誉。

【佚事】

据史料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里人的人患咳嗽,连续五天没有进食,看过很多医生,这些医生都给他用补益剂,越治病情越加重了。经凌云诊治后,他认为,这应是感受寒湿之邪,取穴在头顶,针刺后会有暂时性的晕厥,过后不久就能慢慢苏醒。于是,让四个人同时牵开她的头发,进针后果然晕绝,她的家人哭作一团,但是凌云却言笑自如。过了一刻钟左右,气息慢慢回苏,再次加用补法行针,最后出针时呕出积痰大约一斗左右,病情即刻痊愈。

又有一次,一位男子生病后舌吐不止。凌云的哥哥也懂得医术,他告诉凌云说:“这是因为生病后过早接近女色所致。病在阴虚,肾水竭,不能制心火,而舌为心之苗,因此舌吐不止。选穴在右腿的足太阳经穴,应当以阳攻阴。”凌云也认为正确。但是针刺后,病情却不见好转。凌云分析说,这是因为只知道运用泻法而不知道运用补法的缘故。于是接着用补法针刺数次,病人就渐渐恢复正常了。

还有一次,淮阳王得了中风三年,三年中请遍了四方名医前来诊治,都不见效。经凌云针刺后不到三天,病人就能象以往一样正常行走。

诸如此类记载凌云神奇医术的趣闻佚事很多。可见,他具有“长桑、越人之流”的美誉是名副其实的。正因为如此,凌氏针灸自明代以来,久享盛誉而不衰。家传(杂记)中有《秦汉王送名医凌汉章还苕诗》曰:“微恙年来不易攻,远烦千里到关中,寻常药饵何曾效,分寸针芒却奏功。掣马未能留信信,去装无奈去匆匆,一樽洒尽伤离泪,目断南鸿坝水东。”足见凌氏针术之精邃,也表达了作者对凌云感激和惜别之情。

【著作与成就】

凌云著有《经学会宗》、《子午流注图说》、《流注辨惑》等针灸专著。可惜凌云的针书未曾刊行于世,嘉靖中高武编《针灸聚英》时仅从凌氏写本针书中转录“拦江赋”一首,其他明清医书也未见引录,因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凌氏针法无从了解。只有《循经考穴编》明确引录了凌氏针书原文18条,其中引“凌氏”或“凌氏针法”者10条。从这18条文字看,内容上的确很有特色,若非于临床有独到之处者,不可能有如此精辟的见解。

通过考察,发现凌云针法与传世的窦汉卿针书特点很相似,说明凌氏针法受金元针灸大师窦汉卿的影响较大。凌云在针法方面很有造诣,不仅继承了宋、金、元时期的透穴法,并发展了《内经》中毛刺、半刺、浮刺、直刺、输刺等针法,针对不同的穴位和病情,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针刺。对沿皮刺法的操作又有创意,将此法演变为沿皮刺法、沿皮向后刺、沿皮向外刺、沿皮向下刺、沿皮透穴刺等数种,创立了独特的凌氏刺法。

凌云针术闻名遐迩,对针灸学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不断的继承与创新,推动了明代针灸学的发展,凌云不愧是明代针灸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名家名著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研究参考,如需针灸,请到正规中医院!

声明:本内容仅做分享与研究用途,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若有错漏或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处理。
中医针灸

吕广轶事

2022-11-13 11:16:30

中医针灸

《循经考穴编》

2022-11-13 11:16:3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