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汗证的问诊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汗证是指小儿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证,临床以安静状态下,或无故而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至大汗淋漓为主要特征。临床又有“自汗”及“盗汗”之分。《幼科准绳》指出:“自汗者,汗不待发表自出也。”《诸病源候论》则指出:“盗汗者,因眠睡而身体流汗也。此由阳虚所致。”文中对自汗、盗汗的释义颇为精辟。中医认为本证的发生主要缘于卫外不固,表气虚弱,腠理不密,津液外泄,或卫阳受损,营阴内亏,营卫失和,开合失司,汗液外泄;或暴病、久病,气血损伤,心液失藏,汗自外出;或脾胃积热,蒸迫津液外泄等。本证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病程中,一般若原发疾病治疗得当,并经适当的病后调理,则汗证随之可愈。

中医治疗本病以调和营卫,固表补阳,清火益阴为基本原则。

(一)问诊要点

本证有自汗与盗汗之别,临床应注意询问汗出时间,若睡中汗出,醒时汗止为盗汗;不分寤寐,无故汗出则为自汗。此外还应询间汗出性质为微汗、大汗、热汗或冷汗等,询问汗出部位为头部汗出、半身汗出或手足汗出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本证在临证之时应首先辨明是自汗或盗汗,进而通过询问其全身伴发症状,判定病情,审因论治。其中自汗若缘于营卫不和,则伴身热恶风,鼻塞流涕;缘于胃热内盛,则伴汗温肤热,烦渴面赤;缘于暑伤气阴,常伴胸满痞闷,缘于气阳欲脱者,则见汗凉肢冷,面色苍白等。而盗汗因于阴亏内热者,常伴午后潮热;因于心火亢盛者,常伴心神不安,因于肝血不足者,则常见烦躁易怒,头晕目眩诸症。

(二)自汗分型问诊

1.营卫不和

问诊:自汗出,发热怒风,鼻塞流涕,头痛神倦,口不渴。

治法;调和营卫,解肌发表。方用桂枝汤加减。若属病后体虚,食少自汗,加黄芪、山药、龙骨、牡蛎。

2.胃热内盛

问诊:自汗频出,汗温肤热,烦渴引饮,或壮热面赤。

治法:清气泄热,生津除烦。方用白虎汤加味。

3.暑伤气阴

问诊:自汗量多,证发于夏季炎热之时.伴胸闷呕憋,食欲不振,烦渴引饮。

治法:清暑泄热,益气生津。方用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4.肺气不足

问诊:自汗时作,动则尤甚。伴面色苍白,神疲气短,形体虚弱。

治法:补肺益气,固表止汗,方用玉屏风散加减。汗出较多者,加浮小麦、麻黄根。

5.气阳欲脱

问诊:自汗淋漓不止,汗液粘稠面凉,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头晕心悸。

治法:益气固脱,回阳救逆。方用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三)盗汗分型问诊

1.阴虚内热

问诊:盗汗频作,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口干唇燥,或干咳少痰。

治法:补益肺气,滋阴敛汗。方用补肺汤加减。若兼自汗倦怠,属气阴两亏者,可用生脉饮化裁治疗。

2.心火亢盛

问诊:盗汗时作,心烦眠差,身热,尿赤便干。

治法:清心泄火,除烦固表。方用当归六黄汤加减。

3.肝血不足

问诊:盗汗频繁,急躁易怒,头晕目眩,面赤口渴。

治法:益阴潜阳,养肝敛营。方用四物汤加木瓜、麦冬、青蒿。

中医问诊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声明:本内容仅做分享与研究用途,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若有错漏或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处理。
望闻问切

小儿口疮的问诊

2022-11-11 10:06:51

望闻问切

小儿腹痛的问诊

2022-11-11 10:06:5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